云南成考网,主要为云南省成考考生提供报考咨询、考前培训服务的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官网为准。

成考专题:

2016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习题

发布时间:2021-07-10整理编辑:云南成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所谓人生是指(C)。
 A.人的生命过程  B.人的出生过程C. 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  D.人生奋斗过程

2.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B)。
 A. 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心斤固有的抽象物。

3.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日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指(A)。
A. 人生观       B. 生命观         C. 世界观        D. 价值观

4.人类活动的个基本特征就是(B)。 
A. 盲目性       B.目的性         C. 思想性         D. 政治性

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就是(C) 
A. 人生观       B.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

6.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是〔A )的关系。
A.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B.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C. 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  D.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7.科学的人生观就是(A)。 
A.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生观C. 为富人服务的人生观 D. 为当权者服务的人生观

8.决定人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是(C)。 
A. 人生观        B. 人生价值       C. 人生目的          D. 人生态度

9.人生目的是指(B)。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人为什么努力

10.人生的价值主要取决于(D) 。
A. 自我需要的满足  B.他人对自己的尊重C. 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D. 个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11.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主观条件是(A)。
  A. 坚强的意志品质    B.良好的道德品质   C. 个人修养的水平    D.个人的思想水平

1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B)的有机统一。
A.个人与家庭    B. 个人与社会   C.集休与社会    D.家庭与社会

13.世界观就是人们对(D)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态度。
A. 整个社会     B. 人生意义    C. 全体人类    D. 整个客观世界

14.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C)。 
A. 主观努力     B. 学习理论    C. 实践        D. 奋斗

1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C )。
A. 人生活动是否有正确的目标    B. 人生活动是否能够创造财富 C. 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人生活动是否使自己获得了荣誉地位

16.区分无产阶级人生观和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根本标志之是(C)。
 A. 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 B. 对待人生价值的态度问题C. 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D. 对待生与死的态度问题

17.实现人生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B)的实践活动。
A. 改造世界      B. 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C. 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D.改造人的自身条件

18.从一般意义上说为人民服务就是为(C)服务。
A. 多数人    B. 绝大多数人   C. 最大多数人    D. 少数人

19.人生价值的源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是(C)。 
A. 知识     B. 科技     C. 劳动     D. 生产

20.决定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B)。
A.经济发展状况  B. 科学文化水平  C. 劳动训练程度  D. 接受教育的程度

21.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D)。
  A. 人生规划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目的

22.实现人生价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C)的活动。
A. 改造主观世界   B. 改变社会形态  C. 改造世界    D. 改造生产条件

23.解决幻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B)。
 A. 学习     B. 实践     C. 受教育    D. 科学发明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B. 世界观对人生观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C. 价值观对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D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5.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由(B)决定的。
A.世界观      B.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自然观

26.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
A.幻想         B.空想        C.理想            D.信念

27.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B)。
A. 本质体现    B.统一体现    C.集中体现        D.必然体现

28.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胜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D)的反映。
A.相同性       B.相反性      C.统一性     D.一致性

29.理想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C)。
A. 古代的和近代的       B.个人的和社会的C.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D.近期的和长远的

30.人们对末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指的是(A)。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31.人们对末来的职业、工作种类以及想要达到何种成就的向社与追求是(B)。
A. 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

32.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C)。
A. 生活理想    B.道德理想    C.社会政治理想    D.职业理想

33.信念是以(C)为核心的
A .意志     B. 理念    C. 理智    D. 实践

34.信念是(B)等成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合金”。
A. 认识、情感和理想       B. 认识、情感和意志   C. 认识、态度和意志         D. 态度、情感和理想

35.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是(A)。
A .信        B. 诚       C. 真     D.疑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
A .实现共产主义  B. 脱贫致富 C .改革开放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8.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劳动只是谋生手段 B.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C.劳动分工不会变化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任何区别

39.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A)。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B.初级性理想与高级性理想的关系C.具体性理想与理论性理想的关系D.实践性理想与理论性理想的关系。

4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和(D)。
A .根本内容   B.基本内容   C. 实质内容  D. 核心内容

41.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C)。
42.A 根本     B要求     C前提     D核心

42.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是(B)。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经济富裕   D人民幸福

43.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B)。
A 法制教育    B 理想信念   C 社会舆论   D 文化素质

44.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体现在(D)。
A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B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C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45.创新的关键是(D)。
A 理论    B 实践   C 科技   D 人才

46.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B)。
A 少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老年时期

4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治国方针是(D)
A 三位一体     B 四位一体    C 五位一体   D 六位一体

4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六位一体”中,其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是(B)。
A 经济建设     B 政治建设    C 党的建设    D 文化建设

4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指的是(C)。
A “三个必须” B“四个全面”  C“一带一路”  D “五位一体”

50.“一带一路”战略以(D)为理念。
A 人文交流     B 经济合作     C 互利互惠     D 包容开放

5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 爱国主义     B 改革创新     C忧患意识      D 民族主义

52.时代精神的核心是(B)。
A 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 艰苦奋斗      D 自力更生

53.个体梦想是国家梦实现的(C)。
A 有力保证和最终目标      B 思想准备和行为指南   C 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D 理想信念的具体表现

54.国家强盛之梦是个人梦想的(D)
A 思想准备和行为指南  B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C 理想信念的具体表现       D有力保证和最终目标

55.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A)的关系。
A 个人与社会     B 个人与国家     C 个人与他人    D 个人与自然

56.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贯      D 上层建筑

57.道德是一种特殊的(D)。
A 经济基础       B 上层建筑       C 文化现象      D 社会意识形态

58.道德评价的标准是(C)。
A 良心              B 对错        C 善恶          D 违法

59.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不是靠(D)。 
A 内心信念来维系        B 传统习贯来维系    C 社会舆论来维系          D 国家强制力量来维系

60.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C)。
A 激励功能      B 辩护功能    C 认识功能     D沟通功能

61.道德调节的形式主要是(C)
A 道德标准      B 社会舆论    C 道德评价     D 大众点评

62.“公义胜私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A)
A 根本要求      B 基本要求    C .根本目标   D 基本目标

63.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A)。
A 老子          B 孔子        C 孟于         D 荀子

64.中华传统美德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是(A)。
A 仁           B 义           C 礼          D德

65.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是(B)。
A 孔子         B 范仲淹       C 贾谊        D 老子

66.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共产党人(B)
A 清正廉洁,抵制腐败      B 修身自律,保待节操    C 公正廉洁,立党为公      D 修身养胜,自立自强

6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
A为人民服务    B 尊老爱幼    C 童叟无欺    D 利己不损人

6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A 集体主义       B 个人主义    C 平均主义     D 爱国主义

6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B)
A遵纪守法        B诚实守信   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

7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木要求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C)。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D 党的十五大

71.道德建设的核心实质是一个(A)的问题。
A 为什么人服务   B 为什么国家服务  C 为什么阶级服 D 为什么社会服务

7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A)。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 见利忘义,自私自利

73.社会主义社会最起码的国民公德是(B)。
A 热爱祖国     B热爱劳动     C 热爱人民    D 热爱科学

7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B)。
A根本体现         B 本质体现           C 实质体现         D 政治休现


 


【免责声明】

  •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云南成考考试服务

2024年云南成人高考还有

考试时间:10月19日-20日
进入成考报名系统 进入成绩查询系统
2024年

扫一扫 添加老师

对成考有疑惑?在线老师随时解惑
成考报名:2024年9月初 冲刺成考:8月起
高起专  总分 600分
语文 | 数学 | 英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升本  总分 600分
政治 | 英语 | 专业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起本  总分 600分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史地综合(或理化综合)
现场确认:九月初 参加考试:10月19、20日 成绩查询:11月中旬 录取查询:12月(分批次)
2025年
新生开学:3月 学籍查询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