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人们在公共空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称为(公共生活)。
2.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 重要标志)。
4.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 社会公德 )。
5.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 )。
6.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 职业道德 ) 。
7.对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是指( 爱岗敬业 )。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奉献社会 ) 。
9.(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和从业者成功进入社会和职业殿堂的“准入证”。
10.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的起码要求是( 尊老爱幼)。
11.婚姻家庭的本质体现是( 社会属性 )。
12.道德修养强调的是( 自省自律)。
13.(道德素质)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14.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称为(个人品德 )。
15.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 (内在根据)。
16.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品德是( 核心要素 )。
17.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方法称为( 慎独自律)。
18.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高度的( 自觉性)。
19.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0.虚心学习,积极思考,明辨善恶,扬善弃恶是道德修养的(学思并重)方法。
21.不断反省自我,及时抑制和克服自身的不良念头及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省察克治)。
22.自觉地把道德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行为统一起来,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实际的道德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知行统一 )。
2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善行或美德,并加以强化巩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积善成德 )。
2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中( 自己与自己“打官司”)。
25.下列属于道德修养要求的是( 要有强烈的动机,自觉自愿地学习、思考和体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
26.下列对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在内省中完善、在自律中养成、在实践中锤炼的结果)。
27.下列对个人品德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
28.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是( 尊老爱幼 )。
29.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指( 家风 )。
30.在社会公德中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的是( 爱护公物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大领域是指(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族生活 )。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包括(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
3.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的外在表现。
4.男女平等主要表现为( 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的平等、对子女的平等相待 )。
5.办事公道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公平公正、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私 、不以权谋私)。
6.下列对奉献社会的正确表述包括(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奉献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奉献社会是从业人员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7.道德素质是人们( 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 的综合体。
8.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在内省中完善、在自律中养成 、在实践中锤炼 )的结果。
9.道德修养是指在( 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0.道德修养是指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 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 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1.个人品德集中体现了(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12.个人品德是指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行为习惯 )。
13.个人品德的特征包括( 实践性、综合、稳定性 )。
14.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
15.个人品德养成的要求主要包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自觉地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16.道德修养强调的是(自省、自律 )。
17.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要求包括(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要有强烈的动机 )。
18.下列对道德修养的表述正确的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原则、高度的自觉性是其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
19.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除学思并重外,还包括( 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
20.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目的是(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激发人们自觉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用字母“T” 表示,错误的请用字母“F"表示)
1.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大领域。( T )
2.公共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T )
3.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F )
4.爱护公物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T )
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T )
6.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T )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 T )
8.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 T )
9.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体现。( T )
10.婚姻家庭关系不需要法律来调整。( F )
1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观念。( T )
12.勤俭持家是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 F )
13.婚姻家庭关系不需要道德维系。( F )
14.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T )
15.每个家庭都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社会也就能和谐发展。( T )
16.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和从业者成功进人社会和职业殿堂的“准入证”。( T )
17.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将其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 T )
18.道德素质是人们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 T )
19.道德修养强调的是自省自律。( T )
20.个人品德是与生俱来的。( F )
2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T )
22.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T )
23.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中,自己与自己“打官司”。( T )
24.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T )
25.慎独自律就是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道德规范行事。( T )
26.个人品德养成不需要有强烈的动机。( F )
27.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能力是核心要素。( F )
28.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T )
29.道德修养就是脱离实际的个人闭门思过。( F )
30.道德修养必须知行统一。( T )
1.人们在公共空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称为(公共生活)。
2.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 重要标志)。
4.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 社会公德 )。
5.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 )。
6.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 职业道德 ) 。
7.对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是指( 爱岗敬业 )。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奉献社会 ) 。
9.(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和从业者成功进入社会和职业殿堂的“准入证”。
10.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的起码要求是( 尊老爱幼)。
11.婚姻家庭的本质体现是( 社会属性 )。
12.道德修养强调的是( 自省自律)。
13.(道德素质)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14.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称为(个人品德 )。
15.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 (内在根据)。
16.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品德是( 核心要素 )。
17.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方法称为( 慎独自律)。
18.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高度的( 自觉性)。
19.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0.虚心学习,积极思考,明辨善恶,扬善弃恶是道德修养的(学思并重)方法。
21.不断反省自我,及时抑制和克服自身的不良念头及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省察克治)。
22.自觉地把道德理论知识与自身实际行为统一起来,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实际的道德行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知行统一 )。
23.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善行或美德,并加以强化巩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积善成德 )。
2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中( 自己与自己“打官司”)。
25.下列属于道德修养要求的是( 要有强烈的动机,自觉自愿地学习、思考和体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
26.下列对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在内省中完善、在自律中养成、在实践中锤炼的结果)。
27.下列对个人品德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
28.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是( 尊老爱幼 )。
29.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指( 家风 )。
30.在社会公德中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的是( 爱护公物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大领域是指(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族生活 )。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包括(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
3.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 )的外在表现。
4.男女平等主要表现为( 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的平等、对子女的平等相待 )。
5.办事公道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公平公正、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私 、不以权谋私)。
6.下列对奉献社会的正确表述包括(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奉献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奉献社会是从业人员高尚人格的体现,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7.道德素质是人们( 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 的综合体。
8.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在内省中完善、在自律中养成 、在实践中锤炼 )的结果。
9.道德修养是指在( 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0.道德修养是指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 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 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1.个人品德集中体现了(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12.个人品德是指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行为习惯 )。
13.个人品德的特征包括( 实践性、综合、稳定性 )。
14.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
15.个人品德养成的要求主要包括(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自觉地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16.道德修养强调的是(自省、自律 )。
17.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要求包括(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要有强烈的动机 )。
18.下列对道德修养的表述正确的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原则、高度的自觉性是其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
19.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除学思并重外,还包括( 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
20.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目的是(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激发人们自觉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用字母“T” 表示,错误的请用字母“F"表示)
1.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大领域。( T )
2.公共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T )
3.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F )
4.爱护公物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T )
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T )
6.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T )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奉献社会。( T )
8.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 T )
9.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体现。( T )
10.婚姻家庭关系不需要法律来调整。( F )
1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观念。( T )
12.勤俭持家是家庭美德的起码要求。( F )
13.婚姻家庭关系不需要道德维系。( F )
14.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T )
15.每个家庭都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社会也就能和谐发展。( T )
16.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和从业者成功进人社会和职业殿堂的“准入证”。( T )
17.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将其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 T )
18.道德素质是人们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 T )
19.道德修养强调的是自省自律。( T )
20.个人品德是与生俱来的。( F )
2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T )
22.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T )
23.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社会各种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冲突和矛盾中,自己与自己“打官司”。( T )
24.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T )
25.慎独自律就是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操守,自觉自愿地按道德规范行事。( T )
26.个人品德养成不需要有强烈的动机。( F )
27.在人的各种综合素质中,个人能力是核心要素。( F )
28.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T )
29.道德修养就是脱离实际的个人闭门思过。( F )
30.道德修养必须知行统一。( T )
【免责声明】
-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下一篇:暂无